南新街55号
互动数字艺术作品《南新街55号》以参数化引擎为工具,通过观众对人口、建筑、环境比例的实时调控,它是一个以城市空间属性更迭与群体身份丢失为核心议题的数字艺术项目,将“原真性”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动态博弈。作品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了一个关于记忆、权力与技术相互撕扯的剧场,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原真性”的复杂命运,它既是被资本逻辑肢解的对象,也是数字技术试图重构的认知实验。
作品以济南市中心的老城区为灵感,聚焦传统建筑群落与现代商业空间的置换,揭示对城市原真性的侵蚀及其对原住民文化归属感的冲击。城市化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种权力结构与文化话语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原住民被迫从具有主体性的“第一空间”迁移,成为被审视的“第三空间”,其文化记忆与群体身份逐渐被边缘化。
南新街55号是艺术家在济南出生长大的地方,它是一座建国前的平房,有着传统的木质椽子,方木柱,青灰瓦片和高大数目的院子,它记录了核心老城区市中心及其周边环境的变迁,呈现了一个微观的城市演化史:传统空间被停车场、奢侈品店和高价酒吧取代;百年羊汤馆和本地小吃街因高租金和商业开发消失,原住民被迫迁移,群体的原真性和文化记忆逐渐被抹去。这一过程不仅发生在济南,也普遍存在于全球城市中。
同时项目关注“真实自我”在空间更迭中的丢失,不仅是个体的记忆,更是泛型群体的文化身份---从工业时代的无产阶级到后工业时代“中产阶级”的文化断裂,追问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南新街55号
应用程序
2025
作品展出设备:
3050显卡以上的电脑主机,麦克风,显示屏幕
互动方式:
现场麦克风接收到观众发出的声音后,程序中楼宇会根据声音变大,反之自然空间变小。代表第一空间居民群落的方块会根据声音变大,但速率较慢且数量较多。
现场照片:


